“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近些年又被编进若干历史剧,如电视剧《秦始皇》等。
这一流传千古的故事,反映着历代女子“祈望和平、思恋丈夫”的一种心迹。但历史上孟姜女(应该是齐国贵族长女的别称)的原型却生活在春秋时期,孟姜女的丈夫杞梁则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
那么,春秋时期的孟姜女为何穿越时空三百多年,跑到秦朝去大哭长城?
有关此故事的演绎过程,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作过专门考据,并撰有洋洋万言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刊发在1924年11月23日的《歌谣周刊》第69号。
孟姜女的原型“杞梁妻”最早记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不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这段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49年,齐庄公攻打莒国,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