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大殿之上,被人看见了。都知道黄袄的意义非凡,讹言自然四起,仁宗当时体弱久病,又久无生育,未立太子,狄青这时候撞到枪口上来,被朝廷视为最大的威胁也就容易理解了。情急势危,狄青进退维谷。
而朝廷之上,大臣谏议“留青”者有之,“退青”者亦有之。实则,“留”必危及身家性命,惟有“退”才是一条生路。
就在这种情势下,欧阳修写了两份有关狄青的奏章:《论狄青札子》和《论水灾疏》。
欧阳修用了大半篇幅阐述狄青“自初掌枢密,进列大臣,当时言者已为不便”的争议,和狄青为“军士所喜”的原因,并为他辩解和开脱,“然则青之流言,军士所喜,亦其不得已而势所使之然”也,以消除皇帝对狄青的猜疑。
然而,皇帝是什么样的人,那能凭你一两句开脱之言,就改变他对一个人的印象,再说功臣遭忌的现象代代有,不急流勇退的,大多没好下场。因此,欧阳修进而言道“深恐因此陷青以祸而为国家生事。欲乞且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