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多清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屑谈金钱。似乎不如此就没有了文人之风,就会入庸庸俗流。屈子苦吟,“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结果他投了江,给后人留下不朽的篇章。五柳先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令后人叹服;千余年后,郑板桥老先生,愤于官场龌龊,扔下丰厚俸禄和七品大印跑了……
六朝王夷甫(王衍)为人清高,从不说及“钱”字。他夫人气恼他的这种清高,便命人把铜钱串起来绕床一周。王夷甫醒来,无法下床。夫人便想看他怎么能不说出这个“钱”字。谁知王夷甫怕玷污了他的清高,硬是死活不说,而是大声呼叫婢女道:“快拿开阿堵物!”阿堵,六朝人的口语,意思是“这个”。后来,“阿堵物”还慢慢流行为专指钱。(《世说新语·规箴》)
可不言钱就表明自己高雅吗?计较金钱,一点也不影响文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白居易就开中国诗人先河之创举,用诗的语言将他的历年收人进账,或津津有味,或斤斤计较,或有零有整,或多寡不均,一一吟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