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访谈录》,朱维毅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10月 出版
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军队都是最高的武力手段。军队之所以需要军纪,首先是要保证战斗力,其次是要约束破坏力。“二战”后期的苏军在战斗力和破坏力都达到了高峰,以至于德国民众无不谈“俄”色变。
推荐阅读
高清组图:花花公子70年代性感封面 慈禧为何脱颖而出
[高清] 西方搏击举牌女郎旧照 [史话] 共产党一纸吓退十万兵 [名人] 民国著名的认祖门 [野史] 揭秘中国古代的四大笑星 [连载] 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 [史话] 故宫历史上五次盗宝案 中国人对苏军士兵的感觉也曾经是很复杂的。在中苏友好期间,一系列的苏联“二战”故事片向我们展现了苏军战士的良好形象:勇敢、刚强、善战、纯朴、正义。而在“二战”的现实中,中国人也看到了强大的苏军是如何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打垮百万日本关东军的。
但是,正视历史的人也无法回避苏军士兵的另一种表现:酗酒闹事、抢劫平民、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