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宋元以前的文献,特别是可信度较高的史书,如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东晋袁宏的《后汉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人们不难断定:王允定计除董卓、董卓死于吕布之手是事实,然“貂蝉”不见其人,“连环计”亦史无其事。
《三国志》描述吕布与董卓之间的纠葛时,所涉及的女性只有一位不知名的“侍婢”。《后汉书》的异文为“傅婢”,说白了,就是董卓的贴身丫鬟。陈寿在《吕布传》里写道:“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由是阴怨卓。”董卓拔出自家“手戟”无情地掷向吕布,只不过是因为吕布犯了点小错。杀卓的根源就在于这一偶然发生的冲突,与吕布私通傅婢一事并无瓜葛。
当然,跟傅婢的暧昧关系是吕布的心病,确实可能成为谋杀董卓的一把尖刀。关于这一点,范晔《吕布传》记载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但即便如此,亦不曾为“连环计”的情节提供任何资料佐证;而“貂蝉”的故事就算能在“傅婢”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