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TOP

古代“官二代”何其多(一)
2011-06-22 14:15:29 来源(剧本网www.juben98.com): 作者:ADGWq 【 】 浏览:3490次 评论:0

  封建时代有所谓门荫和任子制度,就是功臣和高官的子弟凭借祖上的功绩、地位,得以遁例担任官职。苏洵《上皇帝书》说得很透彻,任子制度,即是“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

  在那个时代,嘴上喊着“俺爷是某某(高官)”,“俺爹是某某(高官)”的人,是很牛的。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们从小就和自己成功的长辈呆在一起,耳濡目染,见多识广,这种经历能让他们在某些方面大大超过草根出身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是也有很多豪门子弟因其优越的家庭背景,坦荡的仕途,及父母的溺爱,而导致一个通病,就是清人吴汝纶说的,“习于骄恣浇薄”。如果他们的父祖放任、纵容,则他们很容易变坏;如果他们的父祖作威作福,给孩子作坏榜样,则他们便会与其同恶相济。

  儿子充当“驻京办主任”为老子铺路

  唐朝王锷历任岭南、河中、河东节度使,后来登上宰相高位。他在地方任职时,交给儿子王稷一项任务:充当“驻京办主任”,用银子为自己铺路。

  当时节度使是统辖一个较大地区军、民、财政的官员,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王锷

Tags: 责任编辑:田村卡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古代将帅为何喜欢收养义子 下一篇陪慈禧打麻将能得多少好处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业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