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蒋介石在总结一九四八年战局时,简述了徐蚌会战当中共军的战术运用,他说:“……我军撤出徐州后,前进途中,迭遭×军以人海战术猛袭,并依据各村庄与道路要点构筑工事顽抗,更在我军防地以外挖深沟数道,重重包围于萧县永城间地区。”然而,根据国民党的战报,则详述了共军在徐蚌会战中神乎其技的战术运用,共军运用的这套战术,把国民党军“死锁”在重重包围圈当中,导致国民党军在徐蚌会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的命运。国民党方面的战报详述了徐蚌会战中,被共军包围战斗的惨状:
×于包围作战中,利用星罗棋布之村落地带,作纵深约五公里以上之配置;依村庄大小,以最小限兵力占领。掘壕通至村外,使甲村与乙村构成交叉点;虽飞机轰炸,战车冲击,炮兵射击,均不易奏效。必须以步兵逐村强攻,每占一村,伤亡不少。故一个部队每连续攻克一至二村,几已无力再战。反之,×前线失去一村,阵后即再占一村,始终保有原来之纵深,而无法突破。终致弹尽粮绝,覆没于×人海战术中,此种教训,殊堪记取。……
除了共军的战术优势,使国民党军丧失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