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什么清代的百姓,口碑上的清官,有彭公和施公,却没有地位高得多的赵公。
赵申乔实际上是皇帝的一条忠狗,忠心耿耿,专以咬人为己任。一生的事业,无非是替皇帝看住其他官员,一不许他们有贰心,连私下的牢骚都不能有,若有,就用鼻子嗅出来,像戴名世一样,满门抄斩。二不许他们多浪费皇家的银子,少花钱多干事,最好是马儿跑,马儿又不吃草。
然而,问题是,被看住的官员,其实也是皇帝的狗,是皇帝看家护院,维持秩序、征收钱粮的狗,虽然说,这些狗子没有赵申乔这样的忠心赤胆,可以过苦日子还屁颠屁颠地东奔西走,不辞劳苦,但也都是皇家离不开的,皇家的天下,就是靠这些人支撑着。因此,赵申乔如此这般咬将起来,其实属于狗咬狗,一只对皇帝没有多少私心的狗,咬那些比较有私心的狗,咬狠了,大家紧张,自然是引起众怒,众狗之怒。众怒难犯,连皇帝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不时地告诫赵清官,切不可“恃廉而矫激”,不能容人。
赵申乔的儿子赵凤诏,由于有个清官爹,而且特受皇帝宠的缘故,进入官场,升迁相当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