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较早且可信的莫过于南宋时期的金代院本、南戏、元杂剧及元刻话本。当然,上述文本的形成肯定有一个不短的过程,但其源头是否可上溯到北宋,现有资料还不足以给出有力的回答。
正因为貂蝉的故事出自于虚构,所以早期话本、剧本的内容不尽相同。如果对照近三百年来流行最广的《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差别就更大了。例如,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说:“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选入宫中,掌貂蝉官来,故名貂蝉。”再如,元刻本《三国志平话》甚至认为,貂蝉原先是吕布之妻,不幸在战乱中失散,流落到王允府。在王允设计的“连环计”三部曲中,貂蝉所扮演的角色是受王允拨弄的棋子,她对计谋本身似乎一无所知。
至于貂蝉的结局,在明刻本《三国志传》、清刻本《三国演义》中都描述为,吕布死后,貂蝉就不知所终,给人留下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但早期的三国戏中也有过这样一出:吕布刚死,貂蝉便向关羽献媚,关羽为断绝红颜之祸,一刀结果了这位美女。
上述现象表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