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的话,也恐怕是多来自于读者的丰富联想罢了。
傅婢是历史上不知名的小人物,貂蝉则是说书人或文学家虚拟的大美人。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无论活跃在民间传说、戏剧舞台上,还是出现于诗词歌赋、古典小说中,总是和吕布连在一起。但直到唐代,文学作品中吕布的身边并不见貂蝉。例如,李贺的《吕将军歌》有云:“吕将军,骑赤兔……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在这首充满想像的诗歌里,吕布身边还只是“傅粉女郎”,这似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貂蝉登台之晚。
貂蝉进入民间故事的年代,一般认为不晚于北宋。明代流行的《三国志传》有这样一段描述,“宋邵康节先生有诗叹曰:董卓无端擅汉权……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邵康节,指的是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不过,所谓邵康节先生有诗云云,与该书中其他一些无稽可考的宋诗一样,皆为小说家伪托。在傅璇琮先生等主编的1992年版《全宋诗》第七册中,邵雍的名下就未辑录这首来历不明的“邵康节”诗。
现在看来,传世文献中出现貂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