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本来政敌颇多,那些想“整”他的人,正担心他不犯错误呢!如果苏轼与马盼盼发生私情,一旦被人抓住把柄,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这首诗由马盼盼递给苏轼后,苏轼对道僧的调侃没有正面回答,想必这也触到了他的伤心处。他避重就轻,将道僧夸了一番,说:“我也曾看见柳絮落泥中,认为可以入诗,想不到被你抢先了!”
有人认为,苏东坡的两首送别词《江城子·恨别》、《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都是写给马盼盼的。苏轼在徐州呆了两年,就改知湖州。
离别徐州的时间,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烟花三月,从古到今都是最美丽的季节。
这两年时间里,马盼盼那么近距离地见证了心中偶像的喜与悲,那么幸运地感受到了一位大诗人对自己的疼惜和爱怜,现在,他要离去,这最美丽的季节,也凭添了无限的伤感。
苏轼觉得他与马盼盼相聚的时间太短,所以说:“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苏轼的感受,也是马盼盼的感受,所以马盼盼流泪了,与苏轼携手“折残红”。马盼盼的泪一开始流,就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