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TOP

历史趣谈:宋朝时期假币泛滥内幕(三)
2011-06-22 14:23:47 来源(剧本网www.juben98.com): 作者:ADGWq 【 】 浏览:4531次 评论:0

,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交子最初不是纸币,是民间商号发行的不记名存折。会子最初也不是纸币,是为换发交子而发行的期票。钱引最初也不是纸币,是政府发给盐商的提货单。但是到后来,它们都摇身一变成了纸币,由国家正式印行并强制流通。


纸币都有防伪标识,宋朝纸币的防伪标识分三种:纸、图案、花押。当时印钞,那纸是专用的,名叫“抄纸”(据我猜想,很可能是“钞纸”的讹误),用楮树的皮做主料加工而成(所以宋朝文人多把纸币称作“楮币”,个别文人犯酸,又称纸币为“楮先生”)。北宋末年,四川成都有抄纸院,专门负责造纸,造出来的纸专门用来印钞。这种纸是严禁外流的,那些造纸的工人也由国家包养和监控起来,防止他们跳槽到地下工厂为印假钞者提供纸张。再就是图案。宋朝纸币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红头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或五百文,或一贯,或十贯、百贯不等。最后是花押,也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变态,很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的签名,个别花押跟现代明星的签名极为相似。不同的宋朝纸币,花押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

Tags: 责任编辑:田村卡夫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酷吏来俊臣的卑鄙一生 下一篇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丑女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业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