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出京任江西学政。有意思的是,随后洪钧相继又担任左右春坊庶子,是正五品的官,品级下降了。但是,春坊是太子的官属。尽管自雍正年间即建立秘密建储制度,没有太子一说,但是,东宫(即太子宫)的官职仍然保存。如此,尽管没有实权,倒也是天子近臣。经过这一折腾,洪钧又复职侍读学士。期间曾经回乡省墓。光绪九年,洪钧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内阁学士为从二品,满六人,汉四人,均兼任礼部侍郎。
礼部仍然是管理教育事业,不过多了一个官员选拔,或者总称科举的事务。洪钧在这个职务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中法战争事起,洪钧极力主战,而同样主战的清流健将张佩纶(洪钧的密友)在马尾之战中逃跑,洪钧举荐的云贵总督岑毓英也战败。此事导致朝中大臣的攻击。若干年后,李鸿章在给已经担任驻德公使洪钧的信中说,俾斯麦若生在中国,“必为清流所攻”,而在日本,则将成为伊藤博文。洪钧对于当时的危局,也人微言轻,无济于事。官场的失意,使其心生退意。在上疏中,他以赡养老母为由得到朝廷批准,回乡省亲。
丁忧守制期间,官员们多半遵守规定,尤其不能办婚事。然而洪钧却敢于冲破这个礼教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