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由旗人宝钧出任会试总裁,让之万为张之洞应试而回避之。
这则传闻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张之洞在进士及第前已经被慈禧认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
在之后的会试中,张之洞顺利得中第141名贡士,仍任同考官的范鹤生还为此题诗以记,张之洞则和诗以表谢意。从中大概可知张氏兄弟与范之间的私交密切。
张之洞在复试中列一等第一名,其殿试策论更是切中时弊、锋芒毕露,阅卷大臣似乎觉得此人过于狂妄,准备把他由一甲第一降为三甲之末。
此时,宝钧出面力挺之,把张之洞列为二甲第一名。大名单到慈禧手中后,早已先入为主的慈禧即将张之洞拔置一甲第三名,即俗称的“探花”。
清代各科进士分为三等,即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当年慈禧钦定的状元翁曾源是常熟人翁同书之子,其四叔翁同龢则是咸丰六年的状元,曾任光绪帝的师傅;榜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