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叫王葵轩的男子,二人是一个愿娶,一个想嫁。于是,危文绣准备再嫁王葵轩。
不曾料想,立即遭到黎氏后人与社会舆论的纷纷指责,甚至把她驱逐出青岛的寓所。
危文绣在百般无奈之下,于1935年2月只身南下,打算在杭州西子湖畔觅一禅庵了此残生。
此时恰逢社会名流熊希龄老夫子正续弦某少妇,熊老夫子时年66岁,那少妇35岁,社会上却无所责难,其定婚新闻还登诸各大报端,一时还传为佳话。
危文绣痛感男女间实在有欠平等,便依照熊氏续弦新闻略加套改,编成一阙寄于《申报》。
《申报》为危文绣所感动,于是年2月17日在《妇女园地》专栏刊出。其词曰:
往事嗟回首,叹年来惨遭忧患,病容消瘦。欲树女权新生命,惟有精神奋斗。黎公去,谁怜薄柳。天赋人权本自由,乞针神别把鸳鸯绣,青岛上得相手,琵琶更将新声奏。虽不是齐眉举案,糟糠箕帚,相印两心同契合,恍似当年幼。个中情,况自浓厚。礼教吃人议沸腾,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