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的感叹!
应该说,这样的一种解读只是读出了这句诗的表层意思。如果只是这样一种解释,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境,那么这首《黄鹤楼》或许难以被推崇为唐朝“七律之首”。
施蛰存先生等认为,其尾联的深层次解释应该是:“我崔某人的生命快到了尽头,但生命之价值究竟何在?灵魂之归宿究竟何在?于是便望着江上如烟花之景致而深深惆怅。”
因而,“乡关何处”所喻意的是“生命之意义、灵魂之归宿”,“乡关”乃“生命之乡”、“灵魂之乡”。
从而写出了作者对自己在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中如何才能寻觅到生命之乡、灵魂之乡的玄思和探寻。
若与前述崔颢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这种解读才真正抵达了《黄鹤楼》一诗所揭示的深刻寓意。
尽管崔颢并未给世人最终指明生命的意义与灵魂的归宿所在,但透过诗中的意境,已经昭示着作者意欲超越生命个体物的一个探索,也就写出了文学创作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