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网 - 中国剧本投稿剧本交易门户网站|免费发布剧本
帐号: 密码:
‘微电影’市场从零到百亿,发展迅猛!
发布时间:2012-04-13 00:22:29
浏览:15090次
   据业内人士统计,2011年有不下2000部微电影问世。百度上关于微电影已经有超过2480万个搜索结果。对于“微电影”这样的新兴业态,业内褒贬不一。有专家估计,未来五年微电影的产值将高达百亿元,也有业内人士坦承微电影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尚遥遥无期。微电影究竟是营销创新还是网络泡沫?

  什么是“微电影”?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

  对“微电影”的爱从何而来?

  微电影给草根一个圆梦平台

  微电影的产生让“电影”创作终于不再只是知识精英的特权,更让一批怀揣电影热情却无从跨入“电影圈”的年轻人看到了梦想的端倪。尽管从“微电影”到院线电影还有一条漫长的路,但起码“微电影”的低成本和低门槛给予草根一个“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平台,让这个梦不再遥不可及。

  明星纷纷加盟“微电影”

  不少明星纷纷加盟:萧亚轩、彭浩翔、蔡康永、黄渤、张静初、张亚东、徐铮……除却个人化的作品,许多有组织的微电影行为也陆续出现:爱奇艺推出的微电影“城市映像”系列,将镜头聚焦到中国不同的城市,由背景各异的导演每人“认领”一座城市,通过微电影展现出这座城市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搜狐联合中影公司,推出了以明星为导演的“7电影”,黄渤、黄磊、王学兵、李光洁等明星演员每人执导一部微电影,过一把导演的瘾;国内首家专门从事微电影营销的灵思影视网络中心,投资拍摄了《微博有鬼》微电影三部曲,揭示了全新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生态和复杂人性。

  从起步到专业 微电影节逐步成型

  今年3月,“中国梦。首届国际微电影节”启动,旨在促进微电影文化健康发展、表彰对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与机构、推广微电影的优秀新生代作品。通过倡导低碳环保、弘扬公益慈善、力推电影新秀等举措,向世界发出“中国梦”的声音。

  微电影火热是否可持续?

  微电影圈地最重要?

  近来,各大网站都在发布自己的微电影计划。微电影的火热究竟是“一窝蜂”式的冲动,还是可以长久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关业内人士坦陈,目前微电影的收入回报渠道依然有限。在许多网站看来,微电影本身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营销概念,他们依据的是“中国的4亿多数字媒体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和电脑看视频的时间已经多于电视”这个数据,但是,目前微视频版权费全部为零,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尚遥遥无期。

  专家估计微电影产业未来五年将有百亿产值

  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62.7亿元,版权资源仍是竞争重点。预计今年视频行业版权市场将更加活跃,市场规模将实现翻番,达到126.3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微电影版权销售在其中或将大有可为。专家估计,我国微电影产业价值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100亿元以上。

  华影盛视布局“微电影”产业

  华影盛视CEO赵雨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微电影是“麻雀”,虽然小但是生命力极强,每个人都可以揽入怀中,“飞到寻常百姓家”。他透露,华影盛视在今年预计将有超过50部微电影拍摄和投放市场。华影盛视正在和各大视频网站洽谈。并且,通过设立微电影基金和微电影节号召更多有才华的影视人来完成这个“微梦想”。“2012年是一个微电影发展年,”赵雨润说,他预计每部微电影的利润率将达到30%左右。

  微电影:让营销“展翅飞翔”

  微电影热潮:营销革新还是网络泡沫?

  有业内人士称,微电影开启了视频广告全新的商业模式。引力传媒副总裁桑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微电影,“它除了是一种情感营销模式,更是对传统营销模式的一种补充。”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伟栋则表示,广电总局的限广令对传统电视广告的影响很大,促使本就具备创新优势的微电影被更加看好。

  微电影≠植入广告

  有人尝试定义,微电影与广告的区别就在于与观众的互动性,或说影片的结尾是否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实无论互动与否,都不可否认的是,依赖网络免费平台的微电影很大程度的资金来源都是广告赞助。

  旅游微电影还能有多“疯”?

  2012年旅游与数字化营销有了新的突破点。网络上雨后春笋般的旅游微电影,以遍地开花、星火燎原、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让人有点应接不暇。微电影营销的创新是数字媒体发展进步的一种释放方式,值得鼓励,也是一种必然。但更多客户如果只为了跟风而进入,为了微电影而为微电影,缺乏通盘考虑则有可能得不偿失。
上一篇微电影:成本低,前景不可限量!
下一篇中国电影法:是枷锁还是松绑?